这家餐厅没有厨房,只有实验室!
▲面朝蓝色地中海的斗牛犬餐厅
在西班牙境内一个名为Costa Brava的临海小镇上,有一栋白色的独立小屋,叫斗牛犬餐厅(El Bulli)。它建立在一片大约两米高的平坦礁石上,周围没有其它店铺,只有疯长的松树、仙人掌、天堂鸟等花草,小屋面前铺展的,就是蔚蓝色的地中海。
这家孤独的餐厅于1961年开业,当时没有电话,通往餐厅的道路崎岖不平,连食材供应商都拒绝送货。1975年,斗牛犬餐厅聘请一位法国厨师,获得米其林一星的荣誉,1983年获得第二颗星。西班牙大厨阿德里亚的加入让餐厅在1997年摘下米其林三星,随后曾5次入选英国饮食权威杂志《餐厅》评选的全球最佳餐厅。
▲神奇的分子料理
和所有的米其林三星一样,斗牛犬餐厅也以订位困难而闻名,每年,餐厅都要停业半年,在开业的时间里,每晚只接待50位客人,每年几乎有200万世界名流要求订餐,但只能满足8000人的订餐要求。令人们趋之若鹜的,绝不仅是米其林三星的招牌,而是餐厅采用主厨阿德里亚引以为傲的“分子料理”法烹饪美食,这个被冠以“地球上最富想象力”盛名的烹饪术,挑逗着全球食客蠢蠢欲动的好奇心,渴望来此享受被阿德里亚自称为“解构主义美食”的洗礼,给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嗅觉带来一场魔幻盛宴。2010年,纪录片《埃尔布利:烹饪进行时》就是摄制团队跟随厨师团队一年,纪录这家代表“分子料子”最高水平餐厅的幕后料理法。
▲感觉像在做实验
“分子料理”(Molecular Kitchen)源于18世纪,后来被匈牙利物理学家Nicholas Kurti和法国化学家Herv This重新提出,成为一种以科学手法解构食材,使之变成不同形态食物的烹饪方法。厨师们,或者叫科学家们,把食材分解,提炼其中含有的葡萄糖、维生素C、柠檬酸、麦芽糖醇等元素,改变其分子解构,进行重新组合。餐盘中的分子美食,看起来和吃起来,都绝不会在意料之中,其形态不受食材限制,完全取决于厨师的奇思妙想。由此出现了哈密瓜味的鱼子酱、芒果和椰子做成的荷包蛋、扇贝泡沫这些完全不像地球食物的怪诞美食。
镜头一开始,便对准了斗牛犬餐厅的厨房,这是一个很大的挑高空间,现代化的装修风格使它没有一丝多余装饰,偌大的透明玻璃窗,可以看见外面兀自生长的仙人掌,至少有30个人在厨房里埋头工作。
▲怎么看都不像在做菜
而与其说是厨房,不如说更像实验室,桌子上摆满了化学试管、温度针、精密称磅、注射器、漏斗和量匙,像是干冰发出的白色冷烟从锅里团团冒出。没有任何明火或者蒸锅,只有身着白色厨师服的男人,认真摆弄着盘子上一颗颗荧光绿色的小胶囊,画面说不出得奇诡怪异。
这就是“分子料理”的制作现场,绝对谈不上激起食欲,所有的食材,都是通过精密的计算与称量,在现代仪器中加工而成。加工手法的多样化,使食材的重组充满了无限可能。
▲阿德里亚(右一)像国王一样挨个品尝自己实验室的出品成果
阿德里亚坚持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歇业,这6个月的时间,斗牛犬餐厅的核心厨师团队,都会集中在巴塞罗那的实验室里闭关搞创作。电影用近乎一半的篇幅,聚焦实验室,试图搞明白“分子料理”的实验过程。但不要说摄影师,连厨师们自己,也不知道自己将会搞出什么名堂,他们只是不断地实验。两个俊俏的西班牙帅哥对着一个甘薯汁,讨论良久:
“要把甘薯弄成汁,是不是先把它漂白?因为它看起来像马铃薯。”
“如果我们只是用它来榨汁的话,它的味道会很生,不是甘薯的味道,而是淀粉的味道。”
“都试试吧,一种放进烤炉,一种进高压锅,一种进脱水机。”
“先烘干然后加油?”
“倒进南瓜油,然后用真空烹制。”
“等阿德里亚来了,他会全部尝试的,先拍照。”
▲阿德里亚正在尝试鸡尾酒加橄榄油的试验品
在分子料理的口味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主厨阿德里亚,会在团队们研究出各种成品时来到实验室,他像国王一样巡视着已经看不出原型的食材:“太干”、“太淡”、“垃圾”、“棒极了,有惊喜,有感情,还有新口感!”
记者问阿德里亚:“会有你不喜欢的实验吗?”
“太多了,大部分都是不喜欢的。”
阿德里亚烹饪“分子料理”的精髓信仰是创新:“人们来到这里,是为了一种体验,而不仅仅是吃饭,我们提供给客人在游戏中享受美食的感觉。”在不断又不断的实验中,成功创造出一种新菜品需要耗时很久,因为食材重组的可能性太多,要找出最完美的组合才能把它列入菜单。至电影拍摄之时,斗牛犬餐厅已经拥有1800多种菜品。厨师们要身负化学家+生物学家+空间构成的建筑设计师+与色彩搭配的美学家的职责,每一道菜的任务,都是要极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所有感官,收获诧异和惊喜。
▲厨师们在蒸锅旁边纪录刚才的试验结果
百无禁忌的创新和严格的品质要求,致使厨师们要做5000次试验,才能确定25至50道菜式。来斗牛犬餐厅用餐的客人,手里不会有菜单,所有菜品的选择,都由餐厅决定,但餐厅会提前发送邮件告诉客人菜单细节,如果对某道菜反感或者过敏,餐厅会针对这个客人做出相应调整。
4月,斗牛犬餐厅正式开业。客人着正装前来这个偏远的小镇用餐,进到餐厅是一个灯光略微幽暗的厅,酒红色天鹅绒的长沙发,老旧的巨大木梁,木质橱柜里整齐码放的银质餐具,每张桌子上的透明玻璃瓶中都插着一朵红玫瑰花,墙上镶嵌着巨大的玻璃窗,和厨房的窗户如出一辙,齿状仙人掌叶怒长在窗前,远处便是地中海。
▲斗牛犬餐厅的厨房,厨师众多但有序
有的客人会在里厅用餐,这是一个明亮的、弥漫贵族感的房间,朴素的木质椅子换成田园风格的布面椅,墙上装饰着以斗牛犬餐厅为主题的画,氛围温馨怀旧,不像是现代派“分子料理”的温床,倒像是去老友家做客。每个客人将在这里用餐3小时,完成对35道菜式的品尝,每道菜都是小份,常常只有一口或者一汤匙,所以,斗牛犬餐厅动用了比客人还要多的服务人员,每个工作环节丝丝相扣,流畅有序——
美式鸡尾酒是一张粉红色的水晶薄片,上面点缀着深红或浅红的花瓣,仿若一幅现代画作;一片皱着的纸状固体,是帕尔玛干酪,呈现透明的水晶色泽;一条焦糖色的鱼状物,看起来像甜点,却是由火腿和姜片组合的开胃菜;牡蛎上散开一堆白色泡沫,咬一口下去,发现淡淡酒香缭绕在口中,泡沫是用骨髓酒制成;能够一口吃完的小三明治,是由杏松、松露、南瓜和蛋白调制而成,怪异的组合却融合了完美的口感;水晶水饺要沾着水吃,但沾水即融,必须趁它没有消失前送入口中……
▲西班牙帅哥厨师团队纪录着每天的试验数据
这样的菜品摆在眼前,吃的本身就是一场现代厨艺的冒险。阿德里亚有一句名言:“体味从味蕾跳跃到指尖的欲望”,也许体验“分子料理”的过程更像是看一场大秀,任何错乱的搭配都会带来新奇的荒谬感,充满喜剧色彩。就像是电影刚好拍摄到的一幕——服务员上菜时,把橄榄油鸡尾酒中本来要加的矿泉水加成了气泡水,他慌乱地向阿德里亚坦言这个失误,阿德里亚却没有像任何一个主厨那样大怒,而是立刻尝了尝这个新组合,居然喜形于色:“味道不错。”
这印证了阿德里亚的另一句话:“我们寻求的是另外一种体验,而不是这个菜有多好吃。”这句话必然会引起传统厨师的质疑甚至不屑。
▲所有的试验过程都要落实在文字和图片上
因为它的惊世骇俗,“分子料理”被传统料理界诟病。BBC曾拍摄了一部分子料理与传统厨艺比拼的纪录节目《终极厨房挑战》,一个化学家要挑战米其林二星厨师的厨艺,在经过土豆泥、煎牛排、巧克力熔岩蛋糕几道菜式的比拼后, “方法有可取之处,但是你输了”,这是米其林大厨的评语。
失败是无疑的,但有趣的是化学家在比赛期间做的几个小实验。
视觉会影响味觉的判断,他在市集售卖冰淇淋,看似不同颜色的冰淇淋其实都是同一种味道,而品尝者却吃出了各种水果的口味;听觉也会影响巧克力的味道,米其林厨师在亲身实验后,也不得不承认,音调较高的音乐会让巧克力变得更甜,口味更清新敏感。这都是现代“分子料理”研究的课题,他们尝试解释美食学中的各种现象,尝试用革新的烹饪方式使食物的气味、口感达到完美。
▲分子料理的核心精神,就是创新
“分子料理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《埃尔布利:烹饪进行时》于2010年7月27日在纽约首映,正好是斗牛犬餐厅宣布结业的日子,它在2014年变身为非营利性烹饪学院,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烹饪新技巧和开发新口味,阿德里亚的实验将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。在斗牛犬餐厅结业的日子,他准备了51道菜肴,将最后的晚餐留给了餐厅的长期员工和他们的家人。作为最后的谢幕秀,阿德里亚把他令世界闻名却备受争议的菜式一一端上瓷盘:橄榄球囊,无核,内含上等橄榄油;冒泡的热杜松子酒;镶嵌着四川辣椒花的棉花糖;用两种方式烹饪但看上去是生的海鳌虾;干奶酪加入肉豆蔻做成的“鸵鸟蛋”。
也许阿德里亚的一句话正好说明了“分子料理”的初衷:“传统的烹饪方式,是很多年延续下来的,这不是我要的,新的烹饪方式,是属于自己的,这才是我想要的。”